绍兴市中医院地下室逆作法施工监理实践
发布日期:2022-4-12  发布人:行政人事部

绍兴市中医院地下室逆作法施工监理实践


浙江中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李春阳  朱慧玲


【摘 要】  几十年来,被广泛应用于国内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逆作法施工技术日趋成熟。笔者在参与本工程地下室的逆作法施工监理过程中,从理论知识上的拓展,到监管能力的提高,均收获颇丰。但觉得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和地质环境,逆作法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尚有总结和提高的空间。

【关键词】 逆作法施工优势   逆作法施工技术   逆作法施工监理


1 工程项目概况

绍兴市中医院改扩建工程(EPC总承包)项目由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,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,我浙江中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实施施工阶段监理。

本工程按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建设,分为东、中、西三个区域,其中东、中区为改建区,西区为扩建区。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4880㎡(改建区地上面积34573㎡,地下7147㎡;扩建区地上面积39727㎡,地下23433㎡)。地上建筑为三至五层框架结构,地下建筑为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。

扩建工程主要功能设计有:后勤保障楼、越医博物馆、医技楼和门诊楼。改建工程主要对原有的1#-5#楼进行外立面及对原有建筑的功能性改造。

插图1---绍兴市中医院改扩建工程立面图

由于该工程地处绍兴市古城核心区位置,周边密布住宅区及商业街,环境复杂,敏感程度高。为保证施工期间周边环境稳定,中成建工集团决定地下室结构施工采用“逆作法施工工艺”,创建了绍兴市古城区域首个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先例。

本工程基坑分南北两个区块:北区块采用逆作法施工,预留3个出土口,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(其中东侧靠近民宅处采用钻孔灌注桩作围护结构,高压旋喷桩作止水帷幕);南区块采用中顺周逆施工,(中间盆式开挖顺作,周边逆作,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)。


插图2----地下室区块示意图

2  地下室逆作法施工的优势

本工程建筑施工场地狭小,周边环境对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有严格限制,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的主要优势为:

2.1 利用冠梁与地下室结构作为支撑,其水平刚度大,控制变形能力强,对相邻建筑物、道路及地下管线影响较小。

2.2 采用地下室顶板代替临时性围护水平内支撑,节约支撑施工、养护和拆除时间,并可节约支护结构的临时支撑费用。

2.3 逆作法(先浇筑地下室顶板,再向下挖土)的施工顺序,使地下室顶板可起阻隔空间作用,降低了噪声污染,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扬尘污染。

3  地下室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流程

本工程支撑地下室顶板钢格构柱与工程桩共用,并与结构柱同一位置:钢格构柱锚固在钻孔灌注桩基础内;地下室底板以上钢格构柱后置换成框架柱;地下室底板400 -550厚;地下室顶板350-300-250厚;地下室剪力墙体为350厚。基坑内设疏干井降水,基坑顶四周设排水沟排水。

地下室逆作法施工工艺流程:工程钻孔桩施工(桩顶标高约-7.4m)--→钢格构柱施工(插入钻孔桩内3m,钢格构柱顶面即为底层地面标高)--→按施工专项方案挖土至-1.8m(土模标高)--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,修改施工方案,挖土至-3m(短支模标高)--地下室顶板结构施工,插入结构柱钢筋及剪力墙钢筋等--→(短支模状态下)地下室顶板拆模--分层分段挖土至地下室底板承台或垫层底--→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(剪力墙部位底板砼上300高)--地下室剪力墙结构施工--→工程框架柱施工(将原钢格构柱外包受力钢筋,浇筑混凝土)。

4  地下室逆作法施工监理控制

4.1 依据施工方案严格控制钢格构柱制作质量

一般地下室逆作法施工,钢格构柱仅作为临时支撑,其质量控制比较简单。本工程的钢格构柱即为以后的框架柱(截面尺寸600×600)所用;而本工程钢格构柱数量多、种类多、作业面不连续;灌注桩最大直径为1000mm,钢格构柱直径420×420mm,(两者直径相差 580mm,固定难度大);且本工程采用一柱一桩,钢格构柱定位质量直接决定 600×600 框架柱成型效果。此外,187根钢格构柱将全数作为结构柱使用,如控制不力,将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与施工质量。

所以在地下室施工中,钢格构柱的进场验收合格率、复核仪器的准确性、吊装方法、施工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、钢格构柱的垂直度、偏转度及定位合格率等技术参数,控制难度较大。

本钢格构柱工程主要包括钢格构柱与立柱桩两部分,钢格构柱与立柱桩搭接长度为3米,采用焊接方式连接。为控制钢格构柱的垂直度、偏转度及满足定位合格率要求,施工单位特成立了项目QC小组进行技术攻关,项目监理部人员详细了解施工方案的要领,共同实施质量保障措施:

1)地下室钢格构柱偏位的控制方法1:在钢格构柱重心与形心对应位置,采用直径18的钢丝绳双吊点吊装,使格构柱钢筋放入桩钢筋笼后的位置偏差≤±30mm。然后沿钢格构柱四周采用槽钢进行焊接固定,确保浇筑混凝土时钢格构柱骨架不偏位、不超下沉。

插图3----现场双吊点吊装情况


地下室钢格构柱偏位的控制方法:最大可能避免桩机移位时碰撞或挤土效应,格构柱定位完成后(吊至设计位置)在其两侧焊接工字钢,另两侧焊接A18钢筋,将钢格构柱固定。使桩机移位后钢格构位置偏差≤±30mm。

插图4----钢格构柱偏位控制


以上两项控制措施,经现场实测后,采用双吊点吊装的187根钢格构柱位置偏差均≤±30mm;桩机移位后187根钢格构柱位置偏差均≤±30mm;实现了项目QC小组制定的质量目标。此项成果荣获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颁发的“2020年度浙江省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”。

通过本工程的监理实践,我们认为:如果土方开挖后发现钢格构柱偏位超过允许偏差的,尚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处理:

1)不影响地下室使用功能前提下,增加框架柱截面尺寸来处理。

2)地下室底板浇筑后,用换撑方案来处理。绍兴中医院工程由于前期打桩时钢格构柱偏位控制比较好,偏位率较低,187颗格构柱均未采用第(2)套方案进行处理。

4.2 地下室土方开挖时对钢格构柱桩保护措施

现场项目监理部协助施工单位采取下列措施,切实保障土方开挖中对钢格构柱桩的保护:

1)对应结构平面布置图,对施工场地上的每个钢格构柱均做好明显标记。

2)审查施工方案时提出:地下室出土主通道位置选择应避免与钢格构柱相遇。

3)机械开挖地下室土方时,先进行人工开挖钢格构柱四周土方,使格构柱全部外露,再配以机械开挖,以避免机械设备碰坏钢格构柱。

4.3 地下室顶板施工时土模与短支模控制

1)原《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专项方案》中浇筑地下室顶板的支模形式为:基坑四周采用土模(梁、板用原土作支撑,上面浇筑垫层再铺设模板),中间部位采用钢管支撑支模(短支模)。该施工方案优点是:对于整个基坑施工而言,可确保整个基坑稳定。但缺点是施工进度慢、费用增多(增加了所有柱、梁砖胎模费用);前期土方开挖量减少,后续不容易开挖土方量增多。

2)原《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专项方案》中基坑四周全部采用支模形式。这个方案优点是:工期快,质量容易控制,投资少。但缺点是基坑稳定性差,安全风险大。

本工程地下室顶板开始施工后,发现板底拆模较困难,不但影响施工进度,且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较差,装饰施工会费工费料等。现场监理部提出建议:要针对不同基坑,不同地质条件,选择不同施工方式,是否可采用“土模加短支模形式”的方法。最后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,特别是本工程的地下土质情况,施工单位重新通过计算,对挖土方案进行了调整:基坑四周改为采用短支模形式,主要保证措施是分段开挖,增加第三方检测孔和检测频率。此项方案的调整,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。但对于土质较差的基坑,不宜全部采用短支模形式。

4.4 逆作法施工时水平施工缝渗漏控制与处理

逆作法施工顺序是先地下室顶板施工→开挖土方→地下室底板施工→地下室四周剪力墙及钢格构柱置换框架柱施工。根据此施工顺序,在地下室顶板施工时,四周剪力墙水平部位无法放置止水钢板,只能采用设置企口缝来处理,对于后续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渗漏仍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;钢格构柱置换框架柱浇筑混凝土时,柱上部容易产生水平缝,从而引起框架柱结构耐久性的质量隐患,这两方面均是项目监理部现场质量控制的重点。

项目监理部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方案施工,主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:

1)四周剪力墙在地下室顶板支模时,墙外侧上口每隔2米设置一个漏斗,保证混凝土能一浇到顶;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完成,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,以保证该结合处的混凝土密实度。

2)对四周剪力墙产生水平缝﹥10mm缝隙,采用高压注浆处理:

缝隙的测量与记录→缝隙表面处理→埋设灌浆管→封闭缝隙→密封检查→配置灌浆用材料→灌浆→养护并清理。

3)对四周剪力墙产生水平缝10mm 微缝隙,采用高压注浆处理:

缝隙的测量与记录→缝隙表面处理→钻孔→埋设注浆塞→封闭缝隙→密封检查→配置灌浆用材料→注浆→养护并清理。

4)在每个钢格构柱两侧所对应的顶板底部,预留不小于250×250洞口及喇叭口,浇筑柱混凝土时,混凝土由此洞口灌入,最大限度控制该处产生施工缝。

5)钢格构柱置换成框架柱的水平缝处理:在浇筑后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水平缝,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进行处理。

5  结束语

本工程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,其在施工单位的精心策划、精心施工,其他参建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。目前该工程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。工程各参建单位努力协作,高度重视项目工程创优策划工作,做到创优目标明确、方案因地制宜、措施有的放矢,该项目工程质量目标为“力争钱江杯、争创鲁班杯”。